手,对不对?以老夫来看,俊臣这个时候更应该指责自己疏于防范才对。」
听到周尚景的辩解,赵俊臣冷笑更甚:「周首辅可真是把自己摘得好干净!行,我姑且相信周首辅并不打算独吞好处,就算我没来南京也会给我留下一点残羹剩饭,但……你没有趁势对七皇子赶尽杀绝,当真是为了大局着想?恐怕更多是为了"周党"利益考量吧?
毕竟,一旦是七皇子彻底失去了上位希望,那太子殿下的位置就暂时稳固了,而太子殿下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已经大为缓和,在许多事情方面皆是展开了合作,一旦是太子殿下地位稳固了,那晚辈无疑是收益更大,周首辅岂是乐见?
反之,一个摇摇欲坠、朝不保夕的七皇子,对于"周党"而言无疑是好处更大!这般情况下,无论陛下、太子、又或者七皇子,甚至是晚辈本人,就皆是需要率先稳住"周党",然后才有机会实现各自意图,而周首辅接下来在合纵连横之际也就更为从容了,对不对?」
说到这里,赵俊臣的目光愈发冷冽:「至于周首辅趁机侵吞"联合船行"之事……"联合船行"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是鼎力支持周首辅的,周首辅在南京境内的布局可以顺利实现,"联合船行"绝对是居功至伟,而周首辅事后不仅没有投桃报李、按功论赏,反而是翻脸无情的抓捕商贾、查封产业,又如何还有脸说自己信誉未失?」
实际上,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已经注定要翻脸为敌了,这个时候再辩论谁对谁错
,似乎也已经不再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但事实则是截然相反,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必须率先把谁对谁错的问题辩论明白,然后才可以正式交锋。
这与理亏、心虚、道义之类的事情毫无关系,而是关系着双方在后续博弈之际是否还应该遵守某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因为周尚景目前已经占尽了优势,所以赵俊臣接下来若是想要翻盘,就只能是另辟蹊径,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但这些另辟蹊径的非常规手段也一定会破坏官场上的某些规矩,让赵俊臣受到各方指责、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赵俊臣就必须要率先证明,并不是自己主动坏了规矩,而是周尚景首先不守规矩,所以赵俊臣接下来的各种非常手段也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在官场之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或许是哑口无言,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