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选择战机设计研究所呢?当中有什么因素或是心理过程经历吗?
盛浅予迟疑了下,道:高考后我游历全国,发现全国人饥寒交迫,主要问题是温饱。所以我大学专修两门学科,可进入研究院才明白自己头脑是好,但想法很天真,建国之初,国家腰板子不够硬不是我们的兵不够强健,相反,部队的兵个个都是英勇分子,是好战士!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可以抛掷一切,牺牲自己性命成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和人民!
盛浅予:我不喜欢战争,我与国家意识是一样的,渴望和平。只有在和平年代,大家才能安居乐业。怎样才能减少牺牲呢?让大家吃饱肚子,只能在战场上的粮食储备足够。只有先进的军械才能让他国忌惮,才足够在全世界立足,有话语权!能让我们挺起胸膛做人!
盛浅予:番薯产量足够大家暂时解决温饱,所以我投身军械设计的怀抱,想要另有一番作为。当然,这一路走来,不光是我的功劳,还有长辈的支持,师哥师姐的理解,组员们的奉献。我们每个人都付诸了汗水,付诸了眼泪,才有此番成就。
盛浅予:或许有人说当初我转院的决定太过草率,但我不后悔。只有成功者的话才能铭记每个人心中,失败者不会露面,而我成功了,得到大家的认可。当初全国日报上的话,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外国友人自证错误,如今也不需他们自证,是人便有一双眼睛能看,看到我们祖国在变大变强。
记者:说得好!
报道后篇便是将盛浅予早年遭遇翻出来,即便在农科院受挫,被人窃取研究成果,她也能用实力证明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认可,然后25岁位居高位。
采访的记者是当初被报社冷藏的,十年时间,浪费了十年光阴,又被翻了出来,径直升了一级,光荣拿到盛浅予一手采访。后来这个记者才知道,是盛院士点名只要她采访,其他人免谈,她才有了这个机会。
盛院士还感谢她:“谢谢你愿意在十年里与我一起承担当年一个孩子掷下豪言壮语的风险,以后你会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