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献国,为左右所劝,收拢残兵死守安水。
楚皇闻讯,惊恐不已,整个朝中也都惶惶不安,东境丢失,意味着,齐国的大军离楚京,不足千里。
此时的皇帝,因恐惧齐军压境,便开始召集心腹,准备西逃入蜀,并已安排人马前往蜀中做接应。
也正是在此时,楚皇得知了萧怀玉的确是回到了楚国的消息。
于是便命禁军围困章华宫,逼迫平阳公主交出萧怀玉。
想通过交出萧怀玉,让齐国收兵,然而禁军刚至章华宫,彭城王李康便带着文武百官入宫劝谏。
勤政殿
殿前跪满了臣子,其中大多是萧怀玉在军中的部将,还有一些则是真正忧国忧民的忠义之臣。
齐国欲并三国之心,昭然若揭,如今他们已破楚国东境,又怎么可能在此时因为一个人而停战。李康上疏劝阻,向皇帝力陈利弊,如今最要紧的是前线的战事,曹太尉在前线身负重伤,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陛下在此时交人,已无法改变战争的结果与齐国的进军,反而会折损自己的羽翼。
齐国已经答应了,只要交人,便会停止进攻,交人,还有一丝希望,不交难道等着齐国的大军逼入楚京吗?面对李康的逼迫,皇帝拉着一张苍白的脸,今日的结局,让他懊悔当初所做。
陛下是否想过,齐国为何要费尽心思将左卫将军留下,甚至用一个皇子的死作为借口。见劝不动,李康便换了一种说法,那是因为齐国知道楚国一连失去了几位大将,而左卫将军这位后起之秀,无疑是齐国在攻楚之上,最大的阻碍,齐国将左卫将军视作威胁,这也就说明了,齐国也认可左卫将军的能力。
臣出使齐国时,在齐帝的寿宴上,齐国大将宋成远还曾当众称赞过左卫将军,称其为,当世之薛简。李康又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