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平阳现在就在齐国,故而想以此为要挟,但他并不敢真的动郑氏。
因为西北的边将,是郑氏的亲弟弟,这也是他不敢与武安侯真的发生冲突的原因之一。
这些战争,彻底改变了朝堂乃至天下的局势,好在郑家并没有反迹。
李隆听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呆滞,自己刚刚为父亲平定了祸乱,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储君之位,反而成为了弃子。
李康的死,是李隆间接造成,而李康对于武安侯不仅有提携之恩,更有救命之恩。
自己在此时前往建康代替皇帝宣召,无疑是羊入虎口,而皇帝又岂能不知道呢,这样做,无非就是想拉李隆给武安侯赔罪罢了。
如果能替陛下,阿爷分忧,儿子愿意前往建康,代替父亲传召,试探武安侯。李隆即使心中不爽快,也不乐意,但为了讨好皇帝,还是硬着头皮应下了。
皇帝听后十分满意的拍了拍李隆的肩膀,不愧是吾子,你自幼得我教导,众多儿郎中,朕最喜爱的也只有你,朕老了,楚国的将来,还要靠你。
天佑明主,阿爷一定能够长命百岁。李隆奉承道,儿子只愿陪在阿爷身侧,尽心侍奉。
皇帝开怀大笑,涪陵入齐,千里之遥,去做些准备吧。
喏。
从行宫出来,李隆碰到了因功升任卫将军的巴陵侯萧承越。
见过南阳王。萧承越客气行礼。
巴陵侯。李隆点头。
王,看起来不太高兴。萧承越道。
你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