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裴长之作为皇帝的心腹,也是朝中老臣,丞相范离死后,裴长之便成了百官之首。
老夫不曾见得陛下,皇后殿下说,陛下需要静养,政令一直是由平阳公主代劳。裴长之说道,让平阳公主监国,也是陛下的意思。
让公主监国,真的是陛下的意思吗?众人开始了质疑。
一些由平阳公主扶持进入中枢的臣子并没有出声,而是将朝中的议论与疑心如数转告给了平阳公主。
朝中官员们对于公主许以女官的权利多有不满,并且开始怀疑陛下是否安然无恙。吏部尚书杨素,原为监察御史,平阳公主掌权之后,便将其调入了尚书台,甚至,他们都认为公主与皇后殿下,要开楚国的先例,临朝称制。
听到这些话,平阳公主脸色很是平静,因为她做的这些,本就是为了临朝所准备的。
除了这个呢?平阳公主又问。
吏部对选官新增了考核,群臣对此也颇有微词。杨素又道。
楚国的选官,一直为门阀世家所把控,虽有九品,却只分上品与下品,而家世,成为了选官最重要的标准,上品为世家所垄断,寒门子弟根本无法进入中枢,世家的占比越来越重,朝廷也越来越腐朽。
几年前,我曾处理过一桩案子,那时我便在想,倘若我没有宗室这个身份,真相就会永远被掩盖,凶手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底层的百姓永远在泥潭中挣扎,而那些朝廷官员,拿着百姓的供奉,欺压百姓,这样的朝廷平阳公主皱着眉头,眼里充满了悲愤,她想起了袁氏案,即使身为公主,在处理这桩案子上也是困难重重。
世家盘踞在朝中,势力庞大,寻常人家根本无力抗衡,哪怕是上位者,如平阳公主这般,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也不得不顾虑。
她想要更改楚国选官的旧制,并不是完全是为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