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人们卷起衣袖,下到田地当中耕作,进入夏季,逐渐少雨,在保长的指挥下,几家人联合起来将河水引入沟渠,再由沟渠分流,灌溉进农田当中。
孩童聚在桑树下,从长辈手中接过熟透的桑果,不要沾到衣上。一边吃着桑果,一边与伙伴们嬉闹追逐,笑声充斥在整个乡间。
萧怀玉架着马车路过田地,整整六年的军旅,睁眼便是刀剑之声,她已经有太久没有听到这种笑声了。
楚国的兵制,每逢征战,乡中几乎不见壮年男子,但田地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因此耕种就全部落在了妇人头上。
平阳公主坐在车内,看着窗外,田地里劳作的妇人,一边躬耕,一边还要照看孩子。
比起士族女子不得自由之苦,那么深处在最底层的妇人,则是既不得自由,还要为生计操劳,承担生育、劳作,战乱之时,耕织几乎全部压到了妇人身上。
对于百姓而言,能有田地耕种,有栖息之所,不用挨饿受冻,便已是极大的满足,但就是这样的所求,也成了大多人的奢望,
为什么?平阳公主看向车厢前的萧怀玉,楚国在农耕上施行的是均田制,百姓怎么会没有田地呢她迟疑了片刻,好似明白了什么,她亲身经历的民乱,便是因为土地分配的不公。
这种看似理想化的制度,但政令经过各级官员层层下达,最终到达百姓手中的,已完全不是执政者当初所构想的那样。
在朝,世家把控朝堂,在野,贵族与豪门勾结官员,谎报人口,隐瞒实情,从而霸占了大量的土地。
那么真正靠耕种为生的百姓能够均分到的田地便极少,而国家的赋税,不以田地,而以人头,百姓的负担沉重,民怨沸腾。
太康初年的均田令,将全部土地收回,并重新划分,那些士族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