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对关中的风气颇有微词,尤其关中武将多为粗俗,且不尊礼法。
而性子直爽的将领,听到这些文臣的议论,毫无顾忌的当面回怼。
老子在前线拼杀时,你们还不知道躲在哪儿哭呢!
行军打仗难道只靠一腔热血,没有后方的安稳,何来前线的得胜?
襄阳城破的时候,我可是听说,楚京的官员几乎都跑光了。
听到襄阳之战,许多大臣都陷入了沉默,明知毫无希望,能留下来赴死的,的确没有几人。
而我们在前线的粮草,几乎都是征战而来的,你们
够了!平阳公主听到争执,于是开口调和,于我大楚而言,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不可或缺的肱骨,同时我也希望诸卿可以明白,漠北的突厥虎视眈眈,只有将相和,才能不惧外来的强敌,国家才能实现真的安宁。
谨遵长公主教诲。如此,争论的文武官员方才罢休。
但朝廷文武对立的局面,却并未因此而止。
夜宴结束后,一众将领前往了武安侯于长安的赐宅拜访,这群武将,大多都是萧怀玉一手提拔的亲信与心腹,跟随萧怀玉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比起忠君,他们更愿听从于萧怀玉。
而这一幕,恰好被几个文官瞧见,武安侯在关中的势力,让这群文臣十分隐忧,尤其是之有嫌隙的中书侍郎贺昭文一派。
而朝中的矛盾,不光是文武对立,还有平阳公主当初在西京对官制的改革,本在内廷的女官,代替内侍省的宦官进入了前朝尚书下的六曹,执掌文书。
虽只是做些杂事,但却引起了群臣的恐慌,若说新法只是一个试探,那么改制便是预示着正式推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