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十一年,正月春,上元,长安城内金吾驰禁三日,宫中设宴,宗室、外戚,文武百官齐聚宴殿。
群臣上贺表皇帝,及皇太后上元佳节。
王朝一统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天下逐渐安定,经过几次政变,朝中局势也已明朗,随着政局的稳定,一个新的问题,成为了当朝的困扰与担忧。
那便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躲避的,皇嗣之事,尤其是在政权稳定之后。
皇帝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至今已十一载有余,然储君之事,却无半点音讯。
历代都将皇储看得极重,君王如今虽还年轻,但储君关乎国祚。
因而便有朝臣早早的提起了此事,希望天子早做打算。
而关于皇储,李瑾并非没有考虑过,只是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脱不开身,也不敢让自己赴这样的险境。
皇储之事,希望陛下早做打算,以保洪图社稷,巩国祚绵延。
于是李瑾便在上元节召见了宗室,也就是自己的手足兄弟,并命其携家眷入朝。
除却曾被先皇帝旧臣拥立的十三子李宗,与张太妃所生的让皇帝李兴,赴宴的宗室亲王便有十四王端王李随,十五王宁王李宸,十七王景王李献。
其中李随与李宸皆已纳妃,而景王李献为先皇帝第十七子,为太康四年冬所生,尚未加冠。
先皇帝多子,如今十余年过去,昔日未成年的皇子也多已成家。
但李瑾却并不亲近这些手足兄弟,即便让他们入朝,也没有单独召见。
但对于几位尚未出阁的公主,却是格外关心,尤其是刚刚及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