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陈岁正要张口,注意到场外有三只箭朝自己破空飞来。
\n
她还没有躲避,人群中有几人先她一步,击落了飞箭。
\n
她望过去,对上的是朝她招手的洪小钙和相里胜,秦弘导和张伯颜等人也俱在,昔日同窗们帮她第一时间打击了未知的敌意。
\n
戚琮的剑已经出鞘,他只身进入大阵,暗赭色花绸蟒服衬得如玉面目和手中的长剑光芒更盛。
\n
陈岁看着戚琮走到自己身旁,他面朝人群而立,将后背留给她,“我在边上会护好你,你继续”。
\n
陈岁百感交集,只一瞬间原来的念头都消散了。她思绪里飘出了一份久远的记忆。
\n
在夜不收集训结束的最后一堂课,陈夫子沉默了好久,“未来形势千变万化,诸位已经学得了各类专技术法,然应常遇难决突变之困。”他望着夜不收培养成的新一波力量,最后一次强调:一是行事要慎之又慎,时刻保持头脑灵活,观察入微,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n
二是,要心存仁义,这一杆秤将是支撑这些年轻夜不收们在波诡云谲的前沿战线上完成行动的关键力量。
\n
若是风云再起,最后流离失所,痛苦的还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生别悲离,漏屋冷衾,冻骨长夜,满身疮痍。她真心希望不再有下一个蚀城。需要经受如上苦楚的人们越少越好吧。
\n
陈敬安一生行事不考虑仁义,却将仁义的种子埋进了她们的心底。好恨此人。
\n
陈岁垂下眼眸,她知道,自己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
\n
“献祭人将会是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陈岁对众人揭晓,“天佑大胤国运昌盛,福祚延绵,各位大人们在归城后,只要计出为民,民心所归,大事可成,否则,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