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阵的变成了马扎尔人与达契亚人,让前期损失了大量禁卫军的易卜拉辛大大地喘了一口气,要不然真的就被三个方向上的叛军给打得岌岌可危了。
尽管这些主战装备的性能仍然比不了犹太人或波斯人的同类型武器,但总比等着明帝国的援助或者眼巴巴地盼着工厂下线要好太多了。
与敌人进行消耗战的前提是自己得有部队和装备可供消耗,再晚得到大礼包几个月的话,恐怕易卜拉辛自己都觉得应该提前将都城迁往维也纳了……
大礼品配合强大的奥斯曼舰队,起码能够在地中海的东南部沿海地区,保持一定的军事威胁。
对易卜拉辛来说,最危急的时刻无疑是埃及遭到了俄军的进攻,其先头部队距离开罗只有不到一百公里。
易卜拉辛已经做好了放弃开罗,让守军撤至北部港口的准备,可对方的攻势就此戛然而止了。
因为老朋友在某地使用了超级武器,帮助自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差点攻占整个埃及的敌人。
随着敌人首领的毙命,奥斯曼守军也可以得到反攻的机会,趁势收复了此前丢失的东非地区。
但此消彼长,以色列军队不光攻占了两河流域,还将兵锋染指了整个半岛。
除了明帝国控制的卡塔尔、巴林、波斯之角外,多半都遭到了以军的打击。
考虑到双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且当前最大的敌人是奥斯曼,以色列此前并没有向明帝国宣战。
这样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霸占东非,试图夺取北非的叛军,没得瑟到一年,就被明帝国给收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