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力争到1850年,大明帝国的战机制造能力达到150年后的水平。
每年支援郑成功一千架“台风”,同时卖给波洛一千架同型号战机,不会影响海军列装“台风”。
英国与西班牙大礼包加起来,每年能召唤出六千架“台风”,刨去出口的部分,还能剩下四千架。
只要不发生类似于新西兰海战那样规模的战斗,大明海军航空兵每年能获得四千架“台风”,几乎是用不了的用。
本来打算给郑成功与波洛的都是英版“台风”,后来朱慈烺一想,波洛会说西班牙语,印加帝国全境之前也是西班牙属地。
郑成功在非洲又与西班牙人对峙多年,或许这两家装备西版“台风”更为合适一些。
西版“台风”的武器基本配置与英版相差无几,“流星”远程空空导弹都是四枚、两枚IRIS-T格斗导弹取代了“阿姆拉姆”格斗导弹,两枚“暴风阴影”巡航导弹被换成了“金牛座”巡航导弹。
总的来说,战机性能完全一样,武器方面大同小异,只是座舱显示器里的文字从英语变成了西语。
然而在问过了郑成功与波洛的意见之后,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英版“台风”。
理由很简单,他们都对西班牙完全没有任何好印象!
之前西班牙帝国控制南美之际,对印加人非杀即打,异常的残暴。
之后西班牙都搬到刚果南部之后,仍然孜孜不倦地袭扰闽国,三五天就得打一次。
如若差评用一百分来衡量的话,西班牙人的所作所为肯定能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