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总兵力超过十万,已经算得上一次大规模战役了。
作为反攻方,奥斯曼帝国先后投入了三十个旅,以及三千多辆主战坦克与五千余架作战飞机。
易卜拉辛将从四个大礼包召唤出来的武器和兵力,几乎都用来夺回战略重镇开塞利。
在奥斯曼海军的打击下,以色列海军已经名存实亡,自然也就无法固守耶路撒冷。
迫不得已,大卫只能将兵力向内陆部署,避开实力强悍的奥斯曼舰队。
以色列国的版图也就变成北抵开塞利,南至萨那,东邻巴格达。
看似不小,其实比此前巅峰时小了一圈,因为西奈半岛被奥军给夺回去了。
以色列海军的舰艇在红海及地中海东部地区完全无法活动,只能全部窝在波斯湾。
这个海湾已经成为全球单位面积水域里舰艇数量最多的地方,加上师仁与侯赛因的那部分,总数超过三千艘。
要不是还有这么一个海湾,以色列几乎将会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在海军实力逊于敌人的情况下,向内陆拓展生存空间成了唯一的选择。
南向拓展至萨那,已经算是极限了,再往南就要濒临印度洋了,还会遭到奥斯曼舰艇的打击。
向东则是底格里斯河,这是与波斯王国的分界线,对方是己方的唯二盟友,这时候不能因为领土争端犯下低级错误。
实际上多亏了野心勃勃的侯赛因觊觎法国与奥斯曼的土地,这才让波斯与以色列走到了一起,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