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方面则出动了4艘航母、5辆两栖攻击舰、8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34艘护卫舰、63艘导弹艇、18艘常规潜艇、121艘登陆舰、15艘补给舰。
易卜拉辛也想出动更多得作战舰艇来一雪前耻,怎奈之前有不少战舰都变成了水族馆,除了在港口里维修得之外,基本上都被调出来参战了。
与大卫得狗腿子长期厮杀,就让奥斯曼海军损失了不少,之后倭军又突然不请自来,两项相加,易卜拉辛可是头疼了好一阵子。
这下总算是老朋友出面可以给自己找回场子了,战后还得再买一批性能先进的作战舰艇,不过这是后话了……
埃及作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要地,对奥斯曼帝国来说自然是无比重要的,丢失两河流域都不如眼下火烧眉毛来的严重。
而埃及除了运河之外,也就是种棉花以及服务业还算可以,实际上的税收是逊于有大量油气资源的省份的。
在奥斯曼帝国的版图里,欧洲部分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黑塞哥维纳、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瓦拉基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匈牙利、多瑙河也就是前奥地利。
这些地方加起来,都不如内志与外志(沙特)对帝国的贡献大,那里出产轻质石油,而且遍地都是自喷井,产油成本极其低廉,探明储量还特别巨大。
石油与成品油是帝国的头号产业,也是主要外汇来源,奥斯曼帝国的国力能够突飞猛进,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大部分功劳都归功于石油的开采与冶炼。
最重要的是,欧洲地区的诸多省份的原住珉各不相同,管理起来无比麻烦,当地能够自给自足,不让帝国倒贴,易卜拉辛就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