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奥军装备的新式坦克射程远得多。
其次,双方在夜视仪与热成像仪上的差距更大,奥军在这方面完全是在别动挨打。
不是T-72的东南欧改进型没有夜视与热成像功能,而是这两种仪器完全是近视眼。
「梅卡瓦」能看两千米远,火炮就能打两千米远。
T-72的东南欧改进型只能看一千米远,火炮就算能打两千米也白扯……
奥军能取得开塞利大捷,击退以军的进攻,完全就是仗着人多势众,前仆后继。
实事求是的说,奥军在开塞利地区的作战行动,堪称损兵折将的典范之作。
召唤出来的匈牙利士兵、克罗地亚士兵、塞尔维亚士兵、罗马尼亚士兵,加上做为主力的本土人,还有征调来的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保加尔人、鞑靼人、车臣人……
在协同上就有不小的困难,而且召唤出来的武器装备与奥军已经列装的型号完全不兼容,实际指挥简直可以用乱炖来兄容。
作战思路就是利用人海优势先莽一波,没打赢的话,等到撤退下来的军队集结完毕,找个机会再莽一波。
这便是因为多个礼包与奥斯曼帝国内部交织起来的问题,战时是这样,平时也是这样。
而印加帝国则是以印加人为主体,白人主要负责畜牧,黑人主要负责采矿,管理起来非常容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战场上吃一些败仗,再损失一些技术兵器,也就不奇怪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