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敕令中,虽有言语婉转处,却也尽数允诺所求。
是以,承阳信使返程路中,曾随宣旨钦差绕了一段路,为的是请驻冀州都督刘友淳派兵。
梁颂年与县令陈育德协作将灾民移入城南时,刘友淳正点兵出发。
待灾民转移完毕,兵至城门,承阳县闭锁,此地便成了铁桶一般。
城内除听旨的数名官员,其他民众概不知自身正处瓮中之态。
第三日,赈灾事已井然有序。
林知瑾借梁颂年之口,与提刑司众人协商护送他与刑部归京事。
“林中丞要在此时返京?”
提刑司正使周辰对此略惊,转头与副使钟路对视一眼,复而对梁颂年劝道:“特使可否再行打算?这城门才关,便要出人,非易事。”
林知瑾先前当着梁颂年与陈育德所说的,实为临时胡诌的言论,可权衡利弊下,已成了顺水推舟的必要事。
梁颂年道:“林中丞要册在手,关乎国事,如今已耽搁多日,恐圣上亦急。我二人思虑再三,此时灾情稳住,更有我驻留应对,他多留无益,简行入京,也是时局使然。刘友淳非武莽,没有理由压人不放。”
周辰听完蹙眉深思,钟路却似被说服,“灾事虽稳未平,特使请旨所忧之瘟疫,尚有隐患,若我提刑司走时有险情横生,岂不失职?”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七嘴八舌的跟着道:“此时离开确实不妥!”“灾情稳住便可返程,林中丞何不再等几日……”
梁颂年高声道:“圣上既任命我为此行主事,若有失职问罪,也是我来承担。再者城门已封,疫病发,则内行医治,最不济之果,便是疫病与城共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