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离开吴县的前一晚,林砚看着光流在染坊的墙壁上画的
“传家染谱”
补充图
——
从生丝浆度到绣线粗细,都标得清清楚楚。烟雨染坊的少东家突然递来个樟木绣盒:“这是用老樟木做的,能保存光流的绣迹。”
他打开盒盖,光流正在里面绣玉兰,“就算过了十年,樟木的香气散了,光流也能印在锦缎上
——
以后不管谁来学,都能看见你们教的绣法。”
商船出发时,运河的水面飘着光流凝成的玉兰花。林砚回头看了眼岸边的烟雨染坊,光流还在瓦当上闪着茶绿色。他突然明白,所谓
“传宗接代”,不只是让血脉在一处延续
——
而是让手艺像吴县的丝线,能顺着商船的航线延,能跟着染布的光流传,在不同的土地上织出新的传奇,永远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