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矿物质传递
——
摸到布面的人,能感受到武夷山的岩石气息,比单纯的香气传递更有层次,是真正的‘山水染’。”
教茶农们用岩茶混合染布时,林砚才发现闽省的茶染有讲究。武夷山的丹霞岩壁能让布料更快吸收岩茶的矿物质,但得按光流标的
“焙茶时”
操作
——
焙到光流标黄的
“三分火”
必须停,否则岩茶会焦成炭,染出来的布带着烟火气。
个戴竹笠的焙茶师傅刚把岩茶倒进染缸,光流就涌起来在焙茶炉旁画了个
“停”
字。他慌忙撤下炭火,果然见岩茶的焦香里透着清冽
——
比他之前凭经验焙的更适合染布。
“这光流比我师父传的焙茶钟还准。”
师傅举着岩茶在鼻尖闻,“以后就算没学过焙茶的人,跟着光流的火候标,也能焙出适合染布的岩茶。”
林砚顺势让人取来
“传家染谱”
的草稿:“你们把闽省的‘岩茶混染法’记下来。”
他指着光流在纸上画的岩茶和丹霞岩,“光流在旁边标焙火的刻度,以后不管在哪个茶区,看到这页就知道怎么用岩茶中和其他茶香
——
比口头传授靠谱。”
绿衫精灵突然蹦起来:“‘手艺地图’新增闽省茶区板块!光流能记录岩茶的矿物质含量
——
就算过了十年,后人按含量调比例,也能染出和现在一样的‘岩韵茶香布’,比老茶农的味觉记忆还准。”
闽省茶会的前一天,茶坊的学徒突然举着块染废的布跑过来:“林叔叔,这布总染不出岩韵。”
他指着布上发飘的纹路,眼眶红得像焙焦的茶梗。
林砚刚想开口,光流突然裹着块丹霞岩飞过去,在布上画了株扎根岩石的茶树。“你看这茶树的根。”
林砚笑着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