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那位掌管文书的仙官又捻起了胡须,“我便说他心性不坚,太过急躁。若是他肯舍了那对父母,寻个地方躲起来,潜心修行,待到大成之日,再图报复,何至于落得这般狼狈?”
“话也不能这么说。”旁边有人反驳道,“他若真是个能舍下父母,一心只图自己道行的人,那与禽兽何异?”
“只是,他既选择了救人,却又在最后关头独自逃离,这便落了下乘了。既无修行人的隐忍,又缺了凡俗子的孝义。到头来,两头皆空,一事无成。”
“不错。你看他,得了圣人传承,本是天大的福缘。可他拿这福缘做了什么?先是滥杀无辜,后又弃亲而逃。这桩桩件件,哪里有一点得了道的样子?可见这机缘,也得看落在什么人手里。给了他,算是白白糟蹋了。”
“说到底,还是个凡人根性。贪生怕死,人之常情。只是可惜了那一身《上清大洞真经》的法力,明珠暗投,可悲,可叹。”
众仙官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之间,皆是惋惜与轻慢。
在他们眼中,陆凡此举,已是坐实了其难成大器的评断。
而哪吒,却不这样想。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潜心修行,他日再来?
这些话说来轻巧,可又有谁能真正设身处地,去体会那凡人心中万分之一的煎熬?
火尖枪杆之上,竟有火焰不住地跳动,发出噼啪的轻响。
将那凡人换做是他们,父母受囚,生死一线,他们当真还能安安心心地躲进洞府,去修那劳什子的三五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