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瞎整吗?
他是该高兴皇帝信任自己呢,还是该对他的儿戏觉得无语呢?
“这怎么就不合适了?”赵翊拍了拍李瑜的肩,满脸信任:“朕相信你,你和崔先生他们就不是一路人。”
就算是题真的被泄出去,他也不会相信是子璇干的。
肯定是礼部那帮人,为了些好处才做出那样的丑事。
李瑜:“……陛下,臣以为不如直接给除汉族以外的族民一些优待,比如考完以后排名自动进十名左右?”
古代的科举没有阿拉伯数字评分制,考官不会告诉你得了九十分还是九十五分,只会告诉你排第几名。
考官阅卷时可能会用一些符号,或者是简单的评语来给文章划分等级。
比如“圈”、“尖”、“点”、“直”,以此来代表好坏不同层次。
最后综合评估出高下,最好的文章会被推荐为荐卷。
然后考官们再一起讨论文章,确定最终的名次。
历史上唯一的例外,是宋神宗的科举改革曾实行过积分法。
具体操作是礼部试考三场,每场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
三场都是上,则殿试资格排名提前。
两上一中,排名就得稍次一些,一上两中或一上一中一下排名就得更后,有下等的通常就直接被淘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