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还是主动承认:“此乃我昔日在书院进学时,听得一位同窗所言,对此深以为然,并非独创。”
\n
狄进恍然,目光又为之一动。
\n
潘承炬是南方口音,又确实有几把刷子,难道他口中的同窗,是那个隔空导致书院爆发杀人案的男人?
\n
潘承炬接着道:“激情杀人的凶器,往往出自于现场,举起重物砸向头颅,用绳索将人勒死,亦或是拿起尖刺物,刺入要害……怒火攻心之下,身边抓到什么用什么,容不得选择,而毒药显然不在其列。”
\n
“凶手十分歹毒,郝监院说出那番话的时候,他恐怕就起了杀心,可诸位不妨想一想,既然是预谋杀人,为什么选下毒这种方式呢?”
\n
一片安静后,有学子开口道:“下毒手段隐秘,难以防备?”
\n
潘承炬道:“确实有这样的优点,但将毒下在茶碗之中,整个过程其实充满着不确定,夜间会面本就隐秘,时间拉长,更平增风险。”
\n
又有人道:“或是心中有愧,不愿直接动手?”
\n
潘承炬道:“这就无法解释毒药的来源,难道随身携带着毒药?”
\n
无人询问了。
\n
你倒是说啊!
\n
潘承炬卖够了关子,这才悠然道:“下毒往往是弱者对强者的偷袭,占据着有心算无心的优势,此案的凶手,却是年轻的学子,对付年迈的监院……”
\n
这已经是明示,终于有人道:“县尉之意,是这个凶手很体弱?”
\n
“不错,一个身体瘦弱的学子,冬日夜间拜访,郝监院是谆谆长者,才会为他煮一碗茶汤暖暖身子,不料对方却卑鄙地利用这点,将毒下在茶碗里面……”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