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一,是因为起义军实力强横,人马齐备,训练有素,早早就超出了江湖帮派的范畴,契丹又在辽东的统治失了民心,正规军反倒束手束脚。
\n
第二,则是此次平叛,关系到朝堂上的最高争锋。
\n
萧孝穆南征北战,无往不利,但凡事如果全都是由他出马,那充其量就是个四处救火的将军,想要执掌朝堂,唯有如现在这般,自己坐镇上京,命亲信手下往地方平乱。
\n
一旦顺利平定辽东之乱,耶律宗真恐怕就抵挡不住压力,必须要驱逐宋使,让秦王萧孝穆成为摄政了。
\n
可如果萧匹敌受挫,甚至惨败,那耶律宗真便可顺势派萧孝穆出征,等到领军在外几个月,回到朝堂上又是怎样的局面,就可以预期了。
\n
萧匹敌显然知道自己肩负重担,不敢有丝毫大意轻敌之心,抵达辽东后,就开始坚壁清野,摆出长久交锋之态。
\n
刘知谦旁观者清,也认可这种战术。
\n
欧阳春所立的“燕”,既有马帮精锐为中坚力量,又有大延琳起义的余泽,现在的辽主远远比不上老辽帝,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这个时候如果轻易冒进,极有可能遭遇挫败,军心散乱。
\n
反倒是采取守势,不仅可以遏制起义军的势头,让他们不敢肆意扩张,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骄狂之心。
\n
这些造反的民间势力,最大的弱点是,向来只能同患难,不可共富贵,一旦得势,往往就会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内部产生混乱,最终不攻自破。
\n
萧匹敌的战术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忽略了一点,双方的主力都是骑兵,而且马帮还是江湖风格,比起辽国正规军,更加灵活。
\n
于是乎,中京道的奚族,南京道的幽州,还有西京道的阻卜部落,都有马帮的人手出没,各种消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