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守孝。
\n
一守孝,就是三年。
\n
三年之后,司马光的父亲又去世了。
\n
双亲的相继去世,让这位年轻的才子悲痛万分,但在居丧期间,他又把把悲痛化作了发奋的动力,写了《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等诸多文章,受到了士林的一致赞许。
\n
就连花费十五年时间,才与一众馆阁才子编撰完《唐书》的狄相公,都称赞其有修史之能。
\n
如今致和三年,即将召开新一届的科举,各方一致认为,司马光只要不发挥得过于失常,进士之位是板上钉钉,甚至高中状元,也有很大的可能。
\n
因为殿试上,官家显然会重视这位至诚至孝的才学之士。
\n
所以眼见司马光出现,不少学子默契地朝着那里挤去,就想要这个前途无量的同窗记住自己。
\n
若能在对方飞黄腾达之前结下交情,那可比同科的友谊还要坚固。
\n
“嘁!”
\n
公孙彬眼中露出不屑,包默成也转过头去。
\n
唯独狄知远仔细观察了一下凑进去的那些人,发现好几个之前在太学里面高谈阔论,抨击爹爹专权的,嘴角微微一勾。
\n
正在这时,伴随着一阵欢呼,此次热闹的主角张宗顺走了出来,对着四方作揖:“诸位同窗,在下有礼了!”
\n
众人轰然,纷纷行礼,齐声称:“张先生!”
\n
等到场中渐渐安静下来,张宗顺环顾这些同窗及同窗的子侄们,露出回忆与感慨之色,顿了顿道:“天圣二年,我入国子监进学,那时国子监的学子共两百一十八人,许多人的姓名我至今还记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