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亲属关系肯定要避嫌,出京外任。
\n
吕公绰不仅相信弟弟的能力,更在于兄弟至亲,有些事情操作起来就方便了。
\n
父亲致仕,如今在家颐养天年,但身体已是每况愈下,却偏偏时不时地出来露面,摆出一副精神矍铄之态。
\n
吕公绰很清楚,这是在为自己撑腰,权知开封府事,是四入头的关键一步,他得当好,为进入两府为宰执,打下坚实的根基,绝不容许意外毁去吕氏这一代的布置。
\n
司马光之死,可能就是这样的意外。
\n
才子身亡,本不是大事,顶多让人觉得惋惜,但一位即将科举的大才子,光天化日之下在国子监内遇害,凶器更疑似外族人所用的毒镖,这起案件就很敏感了。
\n
所以吕公绰才怀念起那个探案如神的弟弟,哪怕对方与几个兄长理念不合,渐行渐远,终究是打虎亲兄弟,不会置于不顾。
\n
当然,国朝人才济济,不可能缺了一個人,衙门就运转不起来,原推官吕公孺调任,开封府衙的官员里面,又有新的擅长刑侦的判官,这个人叫潘承炬。
\n
王曾病逝、吕夷简致仕后,如今的首相,是六十八岁的杜衍,杜衍当年任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时,就很赏识在并州任县尉的潘承炬,后来得以提拔,终至开封府衙判官之位。
\n
《洗冤集录》和《宋明道详定判例》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破案率,但同样的,如果这个时候再有官府破不了的案件,往往凶手的手段就不一般了。
\n
毕竟朝廷的官吏通过读这两部著作,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凶手也可以通过苦读这些书籍,寻找规避官员抓捕的办法,反侦破意识大大提高。
\n
于是乎,此前一场震惊京畿的连环凶杀案后,有保守的老臣提出,应该在民间禁传《洗冤集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