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张希贵这次听清楚了,却如泥雕木塑,僵在原地。
\n
狄知远在边上欣赏完毕,平静地开口:“经过审问,此人确实隶属于辽国‘金刚会’,一个曾经存在过的谍探组织,没听说过办成什么大事,但此人却引以为傲。”
\n
“据他所言,‘金刚会’曾经在汴京潜伏了二十余年,经营人手,发展壮大,三教九流,无所不至,甚至连皇宫大内都有他们的人手,后不慎暴露,撤离京师,但还是留下了一批隐蔽的人员。”
\n
“郑屠户父子就是漏网之鱼。”
\n
“郑父本是燕云汉人,后携子南下入京,其人于天圣九年病逝,肉铺由郑屠户继承,一直未忘辽人身份,于七年前重新与辽人谍探取得联络,后为樊楼肉食供应,籍此接触大内。”
\n
“此人被捕后,守口如瓶,又在同伙相助下,重金贿赂机宜司点检文字,不曾遭到逼问,若非不久前露了破绽,机宜司至今竟还不知,牢狱内居然关了如此重犯!”
\n
听到这里,郑屠户露出羞恼之色:“是啊!没想到机宜司奈何老子不得,最后竟栽在你这小娃娃手里,大辽会为老子报仇的!一定会的!”
\n
公孙彬实在没忍住,嗤之以鼻:“辽国那般弱小,只怕我大宋去攻,还为你这小小谍细报仇?你做什么春秋大梦?”
\n
“放屁!放屁!”
\n
郑屠户勃然大怒:“大辽雄踞北方,宋人战战兢兢,惧怕不已,这是父亲告诉我的,短短二十年间,宋人凭什么赶超大辽,假的!都是假的!一旦开战,你们必败!!”
\n
他对于辽国的记忆早就淡薄,毕竟十岁不到就来了汴京,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但或许是受长辈的思想灌输,或许是生活的不如意,让他对于辽国依旧保持着极高的忠诚与向往。
\n
可同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