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迁出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之后又该去往何地,生活如何料理,全部都是难题。
工作专班的成员有类似经验,温和解释:所有住户迁出期间,在外租房都会有一定补贴。至于独身老人,他们会找专业的养老院进行对接,以保证每一位的生活质量。
话是这么讲,听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孤寡群体对于这个说法将信将疑,大部分比较固执,表示自己都没几年好活了,哪里受得了这种一来一回的折腾,纷纷充耳不闻,当征询通告是空气。
尤其倪阿婆,一听到要她搬走,哭天喊地,说死也不离开。小谢不得已,每天去做她的思想工作,一讲就是大半天,成果往往是今天可以,明天却反悔了,搞得大家也是无可奈何。
倒计时减一圈,初轮征询的签约率堪堪超过百分之五十。工作专班搜集完意见,开始进行针对性调整,设计户型要调整、安置方式要细化……等等。
这一轮,原留守党的王伯伯并未签约,同样情况的还有徐运墨以及辛爱路一众自有店面的老板。
与遇缘邨不同,商铺改造的难度大得多。由于辛爱路的路基较为脆弱,加之长期有地下管网的问题,初步方案提出,整条马路必须进行全盘翻新。与此同时,改造项目还会增设全新的公共设施,譬如社区服务中心和医疗点。
这也意味着,路面需要重新规划,某些商铺不一定能够保留原来的位置。
有的可能会留下,有的可能会迁走。工作专班仍旧温和表示,以99号为例,我们调查过,前几年市政来做门头改造,99号就是老大难问题——两家店的招牌都没办法沿街挂出来。所以我们这个项目,致力于将这些过去的疑难杂症一枪头解决,确保两家商户的门面,未来完全分开,实现门头独立。也就说,99-1号和99-2号这种黏连太深的不合理格局,将会彻底成为历史。
99-2号的业主已移居海外,金鱼店老头子自然没什么留恋,和托管的老马说了,自己是支持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