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这对本王,对雍朝社稷,皆非幸事。尤其是关中那边,怕是要更进一步,再生事端。”他轻轻踱了几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相称的疲惫与忧虑:
“圣上近年来沉迷长生之术,听信方士‘二龙不相见’之谶言,早早便将本王安置于此偏远蜀地,名为体察民情,实则疏远京城。如今朝局动荡,赵相气焰嚣张,本王若想重返朝堂,拨乱反正,急需助力。”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唐昭临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期许:“唐少主,你需要本王为你查明真相、报仇雪恨;而本王,也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以及你所代表的唐门遗智。”
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混乱,唐昭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蜀王的话虽然残酷,却也指明了一条可能的道路:唐门的真实立场、朝堂的险恶争斗、储君的艰难处境,以及……复仇的希望!如果唐门真是太子党,那么覆灭唐门的凶手——赵相、曹公公,正是蜀王的敌人!他们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缓缓躬身,做出了决断:
“回殿下,小民……唐昭临,定当鼎力相助!”他没有再用“少主”的身份,而是用了自己的名字,表明了一种个人的承诺。
“好。”蜀王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要的,正是唐昭临这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或许还残存的唐门力量。
“不知……昭临具体如何能够帮助殿下?“”唐昭临抬起头,直视着蜀王。
“很简单。”蜀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陛下笃信祥瑞之说。如今,你这客栈恰好出现了‘食铁兽’这等百年罕见的祥瑞。本王便可以‘为君父分忧,亲自寻访并护送祥瑞入京,为国祈福’为名,光明正大地返回京师。”他顿了顿,声音转冷,带着一丝冰冷的承诺:
“至于令尊及唐门的覆灭,雷恩呈上的证物以及本王得到的密报,种种迹象表明,与宫中的曹保年,以及权势日盛的赵恪临,都有着千丝万缕、极其深刻的牵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