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客栈的生意也算红火。唐昭昭在客栈安顿下来之后,像当初的唐昭临一样,被安排进了厨房,取代了唐昭临大厨的位置,先前因“祥瑞”而起的狂热渐渐消退,但许多被吸引来的客人,在真正坐下吃过一餐后,却被客栈独特的风味牢牢抓住了胃。
尤其是那道招牌菜——“灯盏霜豚”。说起来,这菜的底子是蜀地常见的家常滋味——回锅肉,但在唐昭昭手中,却又别开生面。她巧用唐门秘传的一些草药香料,融入卤制和煸炒的过程中,不仅去除了猪肉的腥膻,更添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复合香气,馥郁却不霸道。
最妙的是出锅时的品相,那上好五花肉煸炒得恰到好处,肥肉部分油脂析出,微微卷曲,边缘带着焦香,表面却像是凝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晶莹剔透,“灯盏霜豚”之名由此而来。入口外皮微酥带韧,内里肉片咸鲜回甘,香料的滋味层层叠叠在口中散开,油润而不腻,让人食指大动。
考虑到不同食客的口味,唐昭临还琢磨出了一个“瘦肉版”,选用肥瘦相间的前腿肉。按理说前腿肉易柴,但他以唐门秘制卤汁先行腌制煨煮,再行煸炒,竟使得瘦肉也保持了难得的嫩滑口感,同样极受欢迎。这道菜迅速成了客栈的头块招牌,口碑在雨坪镇乃至周边的行商旅客中传开,每日带来可观流水,不少老饕专程为这一口滋味而来。
不仅是这主菜惊艳,宁云栖从西安府带来的手艺也大放异彩。她将那香酥可口的肉夹馍带到了蜀中小镇。原本是腊汁肉夹白吉馍,经唐昭临一琢磨,除了保留经典的腊汁肉馅,他还尝试了新花样——将腌制入味的牛肉煎成小饼,也夹入馍中。这牛肉饼肉夹馍,滋味浓郁,口感扎实,意外地极受小孩子们喜爱。
除了这些能在堂内点用的吃食,有时在傍晚或是不太忙碌的午后,宁云栖还会叫上阿妤和修文,在客栈门口支起一个小摊子。摊子上不卖面条,专卖这肉夹馍,有时还会做些简单的胡饼、糖糕之类的小点心。
这些小吃用料实在,价钱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