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半月,姚嫙才知道古代也有外卖,要不是她外卖的想法告诉元喜,她还沾沾自喜以为是一次创新,是餐饮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呢。
“璇姐,你刚说的外卖送餐服务,别的酒楼,尤其是大酒楼一早就有,不过他们不叫外卖,叫食尚。”元喜一本正经地说。
姚嫙苦笑,古人聪慧,富人贵人们连日用品都是送货到家,别提各种蔬菜瓜果,只是送餐到家,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璇姐,既然他们有送餐,那我们是不是也该有?”元喜问。
她也是听到客人中有人提出,要是能把美食送到家里,足不出户就能吃到,那该多好。
姚嫙想了想,外卖的话包装必须仔细,若是在路上洒了,摔了,都是一些麻烦事。
不过想干好餐饮,还就不能怕麻烦,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好是有个代步工具,再加上一个保温箱,包装盒要定做才行。
姚嫙看了市场上用的食盒,多是木头或竹子编的,上中下三层的有,也有上下两层,层数可以根据菜品数量来调整,每层最多放两个小碟子,或是装一个大碟子,适合放没有汤汁的,汤汤水水的只能用盅,小盅也能放进食盒,大盅不行,放进去也盖不上。
为了让外卖顺利进行,姚嫙去找了爹爹商量,看看如何改进饭盒,能尽可能保证菜品在盒子里不会倒,不会漏。
姚大年也是绞尽脑汁,最后两人决定用竹子来做饭盒,竹子的可塑性包容性更好,既然要做,就要配套,根据餐具的大小,做对应大小的食盒,在装的时候减少里面的空隙。
“嫙儿,爹爹有句话想和你说。”姚大年看女儿在认真画图,忍不住想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