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慌张,越容易被水冲走。唐笙终于在呛了许多口水后冷静下来,摸索着临近的重物撑起身来。
河曲马并未行远,唐笙找准机会拽住缰绳,冲破水面。
本官无碍!唐笙咳出了江水,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牲口也通人性,河曲马并未拖拽着唐笙奔走,而是扬脖将她拉近。
主将的行为鼓舞了兵官,将士们团结一心,连拖带拽,结成小队蹚过江水。
上岸的唐笙拭去面上的水珠,来不及为劫后余生而庆幸,便疏导起了秩序,鼓励军士继续前行。
等到最后一队军士渡过了江,唐笙才翻身上马。
天已大亮,阳光是那样灼人,晒得唐笙背脊回温。
她远眺秋日广袤的原野,感受着这清透温和的光亮,搅动双手,将缰绳缠得死紧,这才压住了心中的痛楚和憋闷。
秦玅观当年若是能遇上这样一场暖阳,就不会落下这具病弱的躯体。
上苍何其不公?
明明吹了许久的风,但唐笙面上仍是湿润的。
眼下渐入旱期,初秋的江水便已这样寒冷了,庆熙十七年的隆冬,秦玅观又是怎样蹚过的?
面上的水泽揩干了,风一吹,又变湿润了。
恨意和不甘化作尖啸风声,跨过奔腾的平沙江,散满回京的这一千二百里。
唐笙套上盔,系好护面,遮掩住自己的神情,唯余一双为恨意沾染红晕的眼睛。
*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