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厂区的地皮赎了回来。
\n
第一个要先解决的,就是纺纱厂、印染厂这种棉纺厂的上游企业。
\n
孟笙笙先是让公司的人先检查了和三厂签约的几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几个厂子的产品质量并不差,孟笙笙也就没干过河拆桥的事,亲口和几个厂的厂长承诺,产品质量合格,她就愿意继续用他们的原材料,以前的欠债不可能一口气还完,得慢慢的,一点点的还,分四年还清。
\n
这些厂子的领导就没有不应的,只要素笙公司要他们的货,他们就有钱赚,就能解燃眉之急。
\n
总之,只要有钱赚,那些人也不咄咄逼人,非常容易就被打发走了。
\n
接着,就是欠棉纺三厂钱的下游企业了。
\n
孟笙笙知道,这些厂子也都没钱,这时候去要帐,也要不回来,还不如合理利用他们厂里的产品。
\n
像是家用纺织厂、服装厂这些,孟笙笙也有能用的到他们的地方,孟笙笙就和他们签合同,素笙需要的手提袋、礼盒彩带、衣服上的小饰品,围巾,发圈……都是他们能生产出来的东西,签的合同也很灵活,一年一签,他们这些厂子,给素笙公司供货,素笙也只会支付原价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当抵债了。
\n
直到欠款还清,他们素笙再根据产品质量考虑是否续签合同。
\n
这时候的厂子都难,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愿意付钱的,他们不同意才是傻子,签合同的时候,都是跑着来的,生怕来晚了对方会后悔。
\n
原本差点砸手里的国棉三厂,到了孟笙笙手里,直接就给把它给救活了,不仅如此,还间接救活了这条产业链上的好些个快要坚持不下去的厂子,让更多的工人有了活路,直让那些暗地里想看笑话的人目瞪口呆。
\n
乌光济顺利解决了国棉厂的重组改革,又被调了回去,还升职了,乌光济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