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个想法。结合我们之前看到的那种传统火电基地,能不能把它转变为多元能源结构基地呢?”
“这倒是行。”
“我们北海厂,规划了8900亩地。我在想,而且是深入北部湾。”
“你想说,向海而生?”
西汉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示意余磊继续说下去。
余磊干了半瓶可乐,“来,今个十一,你女朋友呢?没来看你。”
“杭州培训去了。”
余磊一个新的设想,就是将传统燃煤电厂建设为“会发电的充电宝”,多元能源基地。
“可是存储是个大麻烦。”
“我们靠海。”余磊说,“以火电作为压舱石,光伏补充,熔盐存储,多余电力制氢。”
“这个需要很大的场地。”
“北海厂近万亩场地,足够。”余磊戴上手套,啃了个鸭腿,频频点头,“这味道,很正宗。”
“咋样,可以吧。”
“很东电。”
西汉听了,不住地点头,说道:“其实我们在研究新能源储备储能和选址的时候,也有考虑过如何与现有的能源体系相结合。”
“我们靠海,有滩涂,制氢便利。”余磊撕扯下一根鸭腿,啃着,“而且,我们是新厂,厂区规划还没有设计,这方面提前规划有优势和便利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