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看问题角度让他开拓了思路,他忽然受到了启发。
“结束安史之乱只是开始。”唐代宗李豫喃喃道。
从神迹所述中,他得知藩镇割据是大唐灭亡的主要原因,而藩镇割据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武将们功高盖主,君主却一事无成。
还有造反的那些武将出尔反尔, 趁着大唐外敌当前, 他们拥兵自重于朝堂于不顾。
总结一下,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没有号召力, 但是偏偏吐蕃外族虎视眈眈,要平定就必须依附于武将, 而用文臣制衡武将, 必定又激发文臣武将的矛盾。
最后矛盾激化, 背锅的就是当朝皇帝, 若重用宦官, 文臣武将则一同不满,但是他们不满的同时, 又不忠心。
怎么看,安史之乱后大唐已经进入到了恶性循环, 若想延长国祚,只能是朝堂和藩镇妥协,藩镇之间再互相制衡,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
唐代宗的思绪定格在神迹的一句话上,“若当政的是李倓。”
是呀,大唐缺的是有武力的君王,而不是自己这样只懂权衡势力的君王。
但是他的皇弟已死,天下哪里去找第二个李倓呢…去哪里找呢?
想到这,唐代宗李豫忽然僵住,既然找不到那自己可不可以成为李倓!
唐代宗李豫忽然想到了破局之法,既然解决不了藩镇,那自己就成为最大的藩镇!
御驾亲征!!!
与其担心武将功高盖主,不如自己成为最有功劳的武将!
倘若自己不幸遇难,那也是为大唐牺牲的帝王!总算为朝堂赢得了面子。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