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教授要带着团队加入时,第一反应是拒绝。他还没有自己的学生,算是孤家寡人,可也不能由着学院这么安排。一个小小课题组还没正式开题就搞成三足鼎立,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和谐相处的模式。
毛院长当时是这么劝说他的,“舒民是燕大梁老的关门弟子。我们这一辈学生物的,没有人没受过梁老教诲。他的关门弟子虽然天分不高,但是为人非常勤勤恳恳。舒民在副研究员的岗位做过十五年,在副教授岗位上又做十年。
在你的天分面前,他的勤奋确实是一文不值。
他比你大二十岁,当他得知你回燕大组建自己实验室时,第一个主动申请加入的。他说他如今五十岁,并不希望以后占学院一个教授名额,他在副教授的岗位上退休也挺好的。只是他还想能为研究做出点贡献,也不愿意耽误手下的几位学生。
你完全不用担心他在实验室倚老卖老,舒民是一个在同事中和学生中都不会摆架子的人。”
他自那时开始与舒教授邮件交流。舒教授也的确如毛院长所言,是个讷于言又不怎么敏于行的同行,把他摆在研究员的位置也挺好的。倒是舒教授手下的博士生李远有几分天赋,以后应该可以做出成绩来。
唐宋到二层包厢后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他抬起手腕看时间,距离约定还有五分钟。大家都提前到达,不错,希望以后这种准时的精神可以保持到课题结束。
他们团队经过快两周的相处,大家早已没有第一次见面时的拘谨。席间的聊天也随意很多,除了聊过学术圈的一些小八卦外,话题开始围绕着唐宋打转。
于小洋和李远他们两个是舒教授直博的学生。于小洋博士三年级,李远博士二年级。师姐师弟二人因为是同一导师,平时结伴去食堂次数比较多。俩人除去中午面食部遇到李豫外,前天在学三路还远远瞧见过唐宋和李豫。
二人打过一轮眼神官司后,又在桌底石头剪刀布,于小洋输了游戏赢得提问机会。“唐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