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意识形态的辩论,已经完全脱离经济学的主题,开始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框架内争吵。人文社科类这些西方占主流的领域,吵架不太好吵赢,再加上我势单力薄,后面就不了了之。”
还是要多亏larry这位对中国友好的导师。不然她在美国的大学生活没有那么顺利。
她继续说着,“经济学领域经常会有立场和观念上的争论,意见不同的群体慢慢形成不同学派,学派与学派之间的信徒们继续争论。
大家相互吵架是正常的,只要别跑题,在经济学框架内的辩论都是有意义的。我最不喜欢的是,明明在讨论关于a的问题,对方却说你忽视b,忘记考虑c……我下午其实对章老师有些失望的。我与他讨论政府边界,他和我讨论企业的历史贡献。一个是宏观问题,另一个连微观问题都算不上。哎……
他是我本科时期最喜欢的老师,他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我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章老师前些年的文章,无论是观点还是主题都很犀利。不知道是不是做了副院长后,需要考量的事情多了,这几年很少见他在公众场合发声,即使发声也没以前有批判性。”
唐宋想得比她更深一些,他放下筷子转头盯着她,“李豫,你们学科有很多立场争论,在争论中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吸收精华,当然是好事情。如果不能的话,记得不要气馁,不要被影响到。
你知道的,在学术上最聪明的做法是对事不对人。前一秒可以因为观点争执得面红耳赤,后一秒回到生活里还要谈笑风生的。忍辱是大胸怀。你能明白我的话吗?”
李豫看着他的眼睛,他在担心自己会因此迁怒章老师。心中似乎有股暖流充溢,在眼眶要沦陷之前,她转过头盯着雪白的墙壁,点头说,“我知道的。谢谢你,唐宋。”
饭后,她坐回电脑前,情绪已经完全平复,深呼吸后打开申请报告的文稿开始按照章老师的意见修改。报告修改完成后,她再度打开昨天那位企业家的视频,一字一句认真地又看一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