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热情的呼声,李豫非常客气地留言回复说,数字货币的问题我不懂。
最先留言的学生似乎没有想到李豫会如此直白的拒绝,他继续留言说,您不用讲得很细,粗略讲讲也成。
李豫继续回复说,数字货币我确实没研究过,金融系的刘老师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旁听刘老师的课程。虽然数字货币的皮毛我的确知道一些。如果我现在泛泛即兴地谈些感觉,发表些议论,你们听进去了,反而是害人害己。
那位同学略显失望地向她表示感谢。
她开设公众号的初衷是作为课堂的辅助和延伸,帮着学生们更好的完成期中作业。如今机缘巧合这个号被宣传出去,学生们、同事们、曾经的老师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让她考虑更加谨慎的对待发布的内容。
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成为老师,老师也可以借助学校的光环来贩卖知识。只是她这两年见多了内容传播者制造的知识焦虑,也见多了糊涂的明白以及粗鄙的精致的互联网教育者。
他们贩卖的所谓创新观点其实是弄出一些漫天飞舞,实际是缺乏逻辑和实证证据的「新概念」,借助自创的概念来增加知识的门槛。他们讲述的旧知识,许多是的最浅层观点,只是赋予了华美的包装。
她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践行着学者的严谨,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懂。
整个上午李豫不时处理这些消息,包括曹衍发来的言语中带着酸意的微信。大概意思是他为了班上的大三学生操碎了心,结果没有一个人感谢他。
李豫回他,大家的师生关系在课堂维系就足够了,无奢望不失望。不过,如果他实在想与学生拉近关系的话,欢迎他也弄个面向学生的公众号。
这周相比较李豫的忙碌,唐宋稍微清闲些。中午他跑来她办公室要一起吃午饭,被李豫拒绝,“我昨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