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全家福照片, 是他伪造的。
而他的母亲颜瑾过于迫切,并未来得及等到他成年。
1988年初春,上海。十年严冬的余威仍在, 学术界乍暖还寒,百废待兴。
在实验中途突发呕吐不止后, 32岁的颜瑾乍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怀孕。
作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基础医学教授, 她的前途不可限量。她与陆知行是经人介绍认识, 同为科研工作者, 两人后工作繁忙, 且长期分居两地, 一直没有考虑过繁育后代。
这是一颗不期然的流星, 划过她生命的夜空。
“……你自己考虑一下。”告知丈夫陆知行后, 颜瑾得到的答案不痛不痒, “如果决定生下来, 就让我父母来上海照顾。”
撂下这句话第二天,陆知行就结束休假, 回到北京。
特殊年代,不得不放弃家庭甚至销声匿迹多年的科研人员不计其数,陆知行也只是其中之一。颜瑾可以理解他。而身为医学教授, 她对堕胎和日后高龄产妇的风险也了然于心。
深思熟虑半个月后, 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
同年冬天, 陆霜出生在一个满地霜色的深夜。
然而他的降生带来的不仅是母体的受难, 更是颜瑾日后悲剧的开端。
原本以为身体恢复后很快能回到工作岗位,可年幼的陆霜因早产体质虚弱, 而来上海照顾陆霜的公婆又年事已高接连生病,不但帮不上忙, 反而更加重负累,彻底击碎颜瑾的幻想。
做学术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陆霜两岁时,她不得不辞职离开学界。
空有一身才华和抱负无处施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