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种地和做生意,他们都能比别人做的好。
一家人想通之后,马上同意了星哥儿的想法。
星哥儿在他休息的那天,带着大麦和小麦去了学堂。村里的学堂很简陋,只有零星几个学生。夫子学问一般,只能给小孩开蒙。但夫子的学问,对星哥儿和大麦、小麦这样不识字的已经足够。
夫子已近五十,靠着束脩在村里过活。因此能多收两个学生,他是很高兴的。
刚准备带着两个学生到学堂中去,听到眼前的哥儿请求他教他识字,夫子觉得荒谬。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哥儿和女子上学堂的道理。更何况,眼前这哥儿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已经错过了识字的时机。
只是夫子没想到,这哥儿铁了心要要跟他学识字。每日学堂散学之后,哥儿雷打不动的带着吧其他人多出许多的束脩来找他。更不用说休息的时间,即使他在教孩童识字,一抬眼也能看到那哥儿站在门外,认真的听他讲习,比那些小孩子认真多了。
夫子被他的态度打动,最后无奈同意他跟着一起学习。
哥儿白日里要去做生意,学习的时间只有晚上和休息那日,为此他每晚都会到学堂报到,跟着他识字。
令他欣慰的事,哥儿不止认真,学的也很快,比起那些孩童更快,他也能省去不少力气。在教学中,也越来越认真。
转眼一个月过去,天气慢慢转凉。
星哥儿的学习有了初步效果,已经能识得《千字文》中前四之一二。沈言和刘富贵研究糕点也取的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有刘富贵加入之后,沈言将他知道的面包制作方法都告知了刘富贵。刘富贵刚开始不相信能制作出那么柔软的面包,但是对老板说的那味道,他倒是很向往。
多一个人,就多一种方法,终于在一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