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沉默了一会,忽地展颜一笑,说道:“那便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要不让锦衣卫出面吧?”
锦衣卫对于国子监的重点监控,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上次太平街事件闹得太大,虽然被姜星火阻止了叩阙,但影响终归是不好的,为了防止这种乱子,朝廷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是加强锦衣卫对国子监的监控,另一方面就是不让国子监的生员们随意评论朝政。
但今天这件事情,你说跟评论朝政有关吗?肯定有关系,但更多的是,是涉及到了国子监即将毕业的这批生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还不好完全就按照之前颁发的规定进行处理。
“国子监内部的事情,让锦衣卫出面干什么?”
胡俨对于这种逃避性质的选择,完全没有半点兴趣。
一人做事一人当,胡俨本来就不是怕说话的人。
而且,胡俨很清楚问题的结症在哪里。
整顿吏治,并非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坏事。
朝廷通过考成法和京察,调职、罢黜了一大批的官员,其中不乏基层官员,而这些空出来的位置,就需要有人补上。
建文朝时期,朱允炆只举行了一次科举,也就是建文二年那次,一共产生了三甲一百一十名进士,嗯,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在内的前六名中,有五名是江西人,只有二甲第二名不是。
而按照计划,下一次科举,就是今年,也就是永乐二年甲申科。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空出的这些中低层官位,按照洪武朝时期的庙堂惯例来说,就是要从国子监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