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概念追根溯源,其实讲的是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即短期经济中,需求可以对产出形成显著影响,宏观调控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来说,这种作用将相当不明显。
而姜星火选择“破窗”为题,用意就在这里了。
在解释完这里面的关隘以后,姜星火复又问道。
“所以诸位觉得,破窗是好是坏?是该防患于未然,提防风起于青萍之末,还是任其破窗,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破窗,即破题。
今天或许有很多辩题可以讨论,但其实最关键的,便是世风、学风这两个事,而“破窗”一题,开题延伸到此处,便足以涵盖了。
而针对这个问题,作为反方一号辩手的胡俨,这时候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他不愿意被姜星火牵着鼻子走,因为胡俨这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一旦顺着姜星火的思路说下去,就会被带到新的领域,然后被降维打击。
所以,胡俨反其道而行之,反问道:“为何要用玻璃窗呢?”
汪与立、杨士奇等人没说话,这场辩论注定很长,有的是他们上场的机会,但此时,却都不约而同地赞叹胡俨的反应。
因为顺着胡俨的思路,他们发现了如何有效对付姜星火。
那就是把辩题,拖入到他们最擅长的领域。
果不其然,胡俨马上说道:“玻璃窗固然比纸糊窗坚固,可多糊几层、用篾条封住,总是有办法的,活人固然不能被冻死,可高中二甲与窗明几净心情舒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