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果饥不仅食,而要求美味;渴不只饮,而要求琼浆玉液,这便是人欲。
如果是小农经济基础下的封建帝国,缺乏商品循环,严格控制流动与流通,那么这套“天理人欲论”,当然没什么毛病,不仅没毛病,而且非常契合。
朱元璋一直致力于把大明建设成一个道德模范大农村,所以很喜欢朱熹的这套理论。
但在如今的永乐时代,一切显然都变了。
消费主义虽然是陷阱,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必然伴随着物质欲望的膨胀的,人们没有物质欲望,怎么进行消费?不消费商品怎么生产、流通?商品无法生产流通,工场主和工人以及相关社会阶层如何获利?
所以,对于姜星火来说,朱熹的“天理人欲论”必须被批判,逆时代潮流的这些落后思想,也必须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姜星火沉吟片刻,开口反驳道:
“故君子之用损也,用之于‘惩忿’,而‘忿’,非暴发,不可得而惩也。”
“用之于‘窒欲’,而欲,非已滥,不可得而窒也。”
“《王樵·惩忿窒欲箴》中所言损者,实乃衰世之卦也,杞人忧天莫过于此,若夫未变而亿其或变,早自贬损以防意外之迁流,与畏金鼓之声而自投车下何异?不亦愚乎?”
姜星火的意思就是“惩忿窒欲”这个主题就不对,忿不需要惩戒,欲也不需要窒束,“损”的主张是有害于生命的运动、生长、繁衍的,对于极度抵制和鄙视欲望的这种想法,是纯粹的庸人自扰,跟害怕被贬谪所以自己先跑路,害怕打仗声音所以自己先跳车是一个道理,非常愚蠢。
解缙跟着补充道:“人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