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根据资质/悟性/佛缘等因素的不同,对于各派别的本体论,在观测或者说体悟过程上,得到的结果是不统一的。
这就导致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也有理。
正因如此,三教之间互相争执不休,持续了上千年,对世界的结构和构成,都有自己的一套认识理论,也就是本体论。
但姜星火的“物质一元论”,通过发现微观层面上细胞的存在,完成了本体论划时代的变革。
从此以后,本体论的观测者,嗯,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体物之人”,不再需要个人禀赋,所有人用同样的方法,都可以观测到相同的详实结果。
这样一来,不仅具有眼见为实的说服力,而且这套理论能普及的程度,也极大地增加了。
受众多了,信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公论。
实证主义方法的最大效果,就是“不信你自己看”。
这种效果,在科学原理和实验的普及过程中,已经初见端倪。
譬如热气球气压原理,以及棱镜散射原理,都是能够通过实验复刻的。
正因如此,科学原理才在国子监生中受到追捧,继而流行。
这个道理,在座的诸位大儒都很明白。
所以他们都清楚,一旦今日的成果面世,尤其是以孔希路的名义发布,那么随着显微镜的普及,姜星火以细胞物质学说作为基础的“物质一元论”,将会迅速风靡大江南北,而且理学家们根本无力反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