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首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经学

的.

“南北朝结束,到了隋唐时期,孔颖达与颜师古等人编写《五经》义训,总结了南北朝时期南朝玄学和北朝章句训诂学各自的特点,由此对前代纷杂经说进行统一整理,编撰出一套统一的经书注释为标准,使士子学有所宗,科举取士有所依据。”

义训,就是依据传注而加以疏通解释之意。

这个版本的《五经义训》或者说《五经正义》,其中《毛诗》与《礼记》主要采用郑玄注释版本、《周易》主要采用王弼注释版本,《尚书》用孔安国传、《春秋》则用左传,在借鉴前儒的基础上,孔颖达删修笔削数易其稿,史书记载“必取文证详悉,义理精审,剪其繁芜,撮其机要”,最终稿的质量相当之高,因为有所取舍侧重,所以基本上没有官修书籍普遍杂而不纯什么都往里塞的毛病。

实际上,孔颖达不仅开创了“义疏派”,成为唐代官方经学的标准,并成为科举考试教材,而且其人画像在贞观十八年就进了凌烟阁,贞观二十二年孔颖达逝世的时候直接是陪葬昭陵的待遇。

可惜,如此一代儒宗,在程朱理学的刻意掩盖下,基本没什么人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掩盖,主要原因就是朱熹在注释四书方面下的工夫很多,但五经则不然。

朱熹一本《四书章句集注》,确实可以自傲地说注透四书了,这个没得黑,姜星火也得承认。

但五经方面,书类,朱熹没注过,诗类的《诗集传》,易类的《周易本义》,礼类的《仪礼经传通解》,都只能说水平有限,春秋类的话,朱熹没正经注过,《资治通鉴纲目》算是他史学观点的体现,但经学是最讲究诂训的,朱熹这种喜欢断章取义另创新解的选手,在经学这种发展了近千年的完整体系面前,根本就没有断章取义的余地。

为什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5页

相关小说

神话版三国 历史 /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28807719字08-17
魏晋不服周 历史 /
魏晋不服周
携剑远行
本站提供(携剑远行)大神最新作品魏晋不服周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魏晋不服周讲述的...
726533字08-18
惊涛落日 历史 /
惊涛落日
康斯坦丁伯爵
本站提供(康斯坦丁伯爵)大神最新作品惊涛落日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惊涛落日讲述的...
1340391字08-21
大宋财经周刊 历史 /
大宋财经周刊
北方吴彦祖本祖
本站提供(北方吴彦祖本祖)大神最新作品大宋财经周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财经...
546101字08-12
大宋文豪 历史 /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本站提供(西湖遇雨)大神最新作品大宋文豪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文豪讲述的是少...
943858字08-15
相国在上 历史 /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本站提供(上汤豆苗)大神最新作品相国在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相国在上讲述的是当...
489806字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