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现在,随着孔希路在《明报》上面,已经署名发表了多篇文章,在这些科学的学科里,生物因为其既有趣又有奥秘,算是继天文之后,最受欢迎的学科了。
而且,随着第二代玻璃显微镜的批量生产,大明的科技水准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尤其是关于动植物细胞方面的研究。
“单细胞动物吞入食物后形成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中被消化,然后透过膜而进入细胞质中,细胞质中溶酶体与之融合,是为细胞内消化.”
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姜星火默不作声,脑子飞速运转,构思着一些事情,甚至脑海之中,隐约浮现出来了新的思维,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点。
对于听课的学生来说,这位老师的确厉害,他所说的东西,让这些学生受益匪浅,因为他们基本都看过《明报》,对于生物学的东西,有着一些基础概念的了解,但更详细的了解,却是相对缺乏。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收获?”
这时候,旁边的人交谈询问道。
“感悟良多,受益非凡。”
另一人回答说道。
姜星火听到了,扭头看了看,这俩人看着皮肤有点黑,还有点闽南口音。
只是姜星火不知道,这两位正是两个资深琉球留学生。
而这位老师的讲解,仿佛是一颗小小的种籽般,在听课学生的心灵中埋下。
接下来,老师又找人上来做实验。
不过这次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