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汗想请您承担一项重任。”
哈里勒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辞:“出使大明,与他们进行和谈,争取大明对我们的支持。”
他在“我们”上加重了语气,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哈里勒宁可出卖一些帖木儿汗国的利益,也要获取大明对他打赢内战的支持。
利益,以帖木儿汗国的体量,强大了可以再谈回来或者抢回来。
而汗位要是没了,那对于他来说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与大明和谈是利是弊,哈里勒还是分得清的。
事实上,帖木儿汗国如果想要平息内乱,获得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那么与大明的和谈是必须的,不论是哈里勒还是沙哈鲁,谁当大汗都得这么做,在姜星火前世,沙哈鲁刚刚成为大汗,就派了规模庞大的使团来南京给朱棣赔罪,为的就是缓和与大明的关系,毕竟大明从大明的数次北征帖木儿汗国就能看出来,大明也有十几万人陆路远征的能力,而且大明的海上力量更具备威胁能力。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在姜星火前世,郑和之所以前几次没抵达非洲东海岸,其中就有马穆鲁克王朝受到帖木儿汗国压力,不敢给大明的远洋舰队开放港口进行补给的原因。
总之,哈里勒的决策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地方就在于,阿尔都沙愿不愿意去。
而哈里勒选择阿尔都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宰相阿尔都沙德高望重,在帖木儿汗国的政坛中属于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并不属于哈里勒的派系,阿尔都沙之所以支持哈里勒,只是因为他不想让庞大的帝国陷入分裂。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