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晋以北先是饱受康、崔叛军之乱,武德太子用了五年之久平定叛乱后,突厥又再次攻破潼关,百姓再一次陷入动荡之中。
这个时候,人们其实很需要一个非同寻常的人来寄托企盼。北地不少百姓都知晓萧不言曾跟随智能方丈行安葬往生军民之事,再加上他投军后的种种表现,人们自然而然将他的性情视为天纵奇才的特殊之处。
刘昂却不喜欢这份特殊,在他眼里没有投军目的和缘由却有能力的人太不可控了,根本不适合做一个将领。身边人却对他的担忧嗤之以鼻,说“能打胜仗的就是好将领”,打趣刘昂是不是嫉妒萧不言比他天赋好比他升任快才口出此言。
这般过了两年,在某次受突厥围困却被萧不言所就,副将劝他效仿旁人投至萧不言麾下时,刘昂终于问出了积攒已久的困惑:“你为什么参军?”
萧不言的身形已经褪去少年时的单薄,变得挺拔、悍利、坚不可摧。整个北地抗击突厥的兵将都在向他麾下聚拢,他其实挺需要刘昂这种脑子活会管人的人物,思忖一瞬后还是实话实说道:“是想弄明白为何有的仗一看就打不赢,却还有那么多人甘愿战死。”
“什么玩意儿?”刘昂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你的意思是倘若一场仗打不赢,大家最好就放下武器投降求苟活是罢?”
求生是人的天性,萧不言仍旧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哪里不对,但他知晓外祖和母亲绝不是会投降的人。想要弄清他们的想法,就要模仿他们的行径,于是萧不言摇头:“我不会投降,我只会永远先安排好退路再带人上战场。”
这也是他永远能以最少的伤亡打最多胜仗的原因,他不打没有退路的仗。
“哪个将军不安排退路?只是都比不上你的能耐罢了。”刘昂嘀咕了几句,“不过我没想到,你还真是泥塑成了精,根本没有心啊。”
三岁小孩都能说出为何将士甘愿战死沙场。因为他们身后是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