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认识的文人,尤其是翰林院的文官们,去给周刊写策论题,还让他们预测未来文科举的走向。
\n
给周刊出题或答题的文人,还能借着周刊出一次名,要是写得好、答得妙,受到其他文人学子追捧,那就是大出风头声名鹊起了。
\n
很多文人清高不爱钱权,但是不慕名声的很少很少,甚至为了“名声”二字苛求自己,乃至苛责家人的。
\n
因此,就有文人私下跟雷栗求情,也想上《大佑周刊》出题答题的。
\n
这可把雷栗爽到了,这些文人里有不少是曾经对他嗤之以鼻的言官文豪呢,现在一个两个都来求他办事,靠他出名,能不爽吗?
\n
当然,这是后话。
\n
现在长宁侯府还陷在“哥儿女子是否能参加文武科举”的风波里。
\n
“真给我猜准了。”
\n
雷栗哼哼道,“反对咱们的那些古板老勋贵里,就有人想用早八小报抹黑我们长宁侯府。”
\n
主要是针对雷栗和雷周周。
\n
因为他俩是哥儿却“离经叛道”,一个平地起高楼从平民成了侯爷,一个走后门当了御前侍卫,让人不得不猜测是不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事。
\n
其次是雷惊笙和雷生姜,雷惊笙身为女子却不嫁人相夫教子,而是娶哥儿为妻,雷生姜则是整日沉溺小情小爱,还受枕边风让女儿随夫郎姓。
\n
周毅也挨批斗了。
\n
因为他堂堂九尺汉子,却自甘堕落入赘吃软饭,整日洗衣服做饭,围着长宁侯和转,两个孩子都随长宁侯姓了,实在是“汉子之耻”。
\n
雷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