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看过去,正见自己面前站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少年穿一身普通淡蓝色圆领儒士长袍,眉眼秀美,鼻梁高挺,周身气息冷冽,如一棵松柏终年积雪。本来这样的人一般没有人敢靠近,但他面色白皙到几乎接近透明,身形清瘦,即使背脊挺的笔直,可依旧无端透露出两分脆弱感。
书生心中暗赞一句,拱手道谢道:“多谢兄台救命之恩,在下名叫陈穗和,敢问兄台大名?”
少年拢袖行礼,声音浅淡:“周稚宁。”
*
拒绝了陈穗和的接连答谢后,周稚宁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她从自己的包袱里摸出来一封信,信的封面上用凌厉的字体写了四个字“赵淮徽敬上”。
周稚宁垂下眼眸,用修长白皙的手指一点点摩挲着信壳子,眼眸里闪烁着暗芒。
这封信是她在启程前往北直隶府应试的时候收到的。
这两年来赵淮徽与她通信不算多,但每一封都有事言明,因此每次接到赵淮徽的信,周稚宁总是格外慎重。
如今这一封是赵淮徽为她抄录的一份大理寺升迁名单,单子上赫然出现了杨忠宝的名字,而且升迁的职位还是大理寺少卿一职。
短短两年,杨忠宝就从区区从七品升到了如今从四品上,这样的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更值得令人深思的是,主动作保让杨忠宝升迁的人不是太子,而是与太子争锋相对的四皇子。
要知道,当年杨忠宝进大理寺,可是太子安排的。
升迁名单后面还夹了一封短信,依旧是赵淮徽的字,但内容只有简短的四行:
“杨忠宝之妻为周允能远亲,此女软媚善惑,携带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