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没有正式考过乡试,考生们之间就已经分出了三六九等了。
不过不管他人如何,招松客栈的掌柜倒是对所有人都礼貌有加,从不对公子们谄媚,也不对寒门学子们颐指气使。
掌柜待人有礼,周稚宁也记他这个情。
“多谢。”
周稚宁简单道谢,随即回房。陈穗和尚跟在她身后,二人一推房门,就看见桌上放着两个包袱。
包袱都不大,但显得鼓鼓囊囊的,显然是装了好些东西。
周稚宁打开一看,才发现这包裹里装着的是一些新做的鞋袜、护膝,还有两个漂亮的火炉套子。
粗一扫针脚,周稚宁便认出这是大姐周巧珍的手艺。
同时,包袱里还夹着一封信,是黄玉林代周巧珍写的家书。
周稚宁捏着这封书信,眼里有几分克制不住的想念。
也不知道这些年周巧珍过得怎么样?黄书生待她好不好?远离家乡以后,异乡的吃食还适不适应?
周稚宁抿紧了嘴唇,却没有率先拆开周巧珍的书信,因为另一个包裹必定还有几封信件。
果然,打开另一个包裹以后,里面装的也是鞋袜和护膝,但比不了周巧珍的手巧,有些地方针脚还不够密,想必是周巧慧做的。
另外,包袱里还装了一条编得特别精致的扇穗子。红绳将一颗指甲盖大小的玉石包裹的严丝合缝,玉石虽说有些浑浊,但也略显透亮。不必说,这定是周巧秀送的。
再余下的就是四封家书,应是周允德、杨氏和周巧慧、周巧秀四个人一人来了一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