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表内选答一道;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
第一场考的四书题,周稚宁拿到手的试卷是这样的:“公会齐人,宋人救郑。”1
这句话出自《左氏春秋传·庄公·庄公二十八年》,记录了一段史实——
齐桓公救郑制楚。
周稚宁要做的,就是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一段历史之中,生发出对当今有益的感想或者是建议。
历史上的齐桓公是个了不起的君主,他外练兵,内抚患,致使国家壤安国平,兵盛粮足,这才给了他足够的底气插手他国之事。
于是短暂思考之后,周稚宁研磨写下:“《春秋》善霸业者,练兵抚患,而安攘之事现矣,此齐桓救郑制楚之始……”
从第一日落笔,到第三日交卷,会试的第一场考试周稚宁过的颇为顺利。在第三日的时候将草稿纸上的东西规规矩矩誊写在试卷上之后,第一场考试对她来说就算是过去了。
不过因为在狭窄的号房里憋了三天,她身上都快臭了。等她出了贡院转头一看,才发现陈穗和也是和她相同惨状。还有身体虚弱的考生,考完这第一场出来之后,都需要有人搀扶才能走路。甚至还有的人尚未出号房的门,就已经晕厥过去了,胥吏急急忙忙带着大夫来抢救。
贡院百态,不一而足。
周稚宁感叹:“这号房简直堪比考生们的鬼门关啊。”
随即与陈穗和一同走回客栈。
在路上,陈穗和抱怨道:“我真是得罪了文昌神君,让他老人家给我分到了一个特别偏远的号房。桌椅咯吱咯吱响不说,我旁边一个考生的呼噜简直像是地龙翻身!”
这闹的陈穗和三天三夜都没怎么睡好觉,但又为了考试强撑着。要不是他素来体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