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
一场殿试结束,很多官员在走出金銮殿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
周稚宁不就是一个寒门出身的普通书生吗?圣上居然为了她,前后驳回了这么多大臣的上书,还“容后再议”?谁不知道皇家的“容后再议”便是“再无下文”。
圣上是明晃晃的要保人啊!
周允能更是慌张,他出了金銮殿,就急匆匆跟着四皇子离了宫。只有曹元通与李显还未走,二人将周稚宁拉到一边。
曹元通脾气暴躁,开口便是指责:“我不是已经告诫过你了吗?不要在陛下面前乱提南北、党争以及立储之事!你先前还应得好好的,怎么一上殿就如此冲动?!”
谁料周稚宁拢袖而笑:“曹大人如今可信小子了?”
曹元通怔了一怔,继而咬牙:“你闹这一出,就是为了向我投诚?”
“平心而论,这只是其一。”
周稚宁此举虽然冒险,但利益大。
一来向曹元通投了诚,此后再无疑心。二来,她向别人揭示了与周允能的关系,并且让周允能‘无情无义,言杀亲侄’的形象立在所有人心中,将来有利于周巧珍。三来,她确实有心借此言论以近皇帝。因为皇帝虽然面上不说,却早就想处理南北关系,否则就不会派太子暗中扶持北直隶府。她当众提出,不过是说了一件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算一箭三雕之举。
曹元通却不清楚第三点,他皱眉道:“今日之事,下不为例。既然我们在殿上护了你,那么以后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有事,咱们必得相互商量。你可清楚?”
“小子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